哈尔滨考研公共课(政治/英语/数学)重点及复习重心指南
2025-10-16
哈尔滨考研的同学应该都懂——公共课(政治、英语、数学)要是抓不住重点,复习就跟没头苍蝇似的。我结合自己和身边人的备考经验,把各科最该盯着的“核心考点”和“怎么学才管用”捋了捋,说不定能帮你少走点弯路。
一、政治:别光背,要“串着学”
政治我当初学的时候,最头疼的是马原——抽象得像天书,但后来发现其实就绕着几个“根”:
- 马原:哲学基本问题(唯物唯心、可知不可知的派别划分)、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(对立统一是亲儿子,一定要吃透矛盾的同一/斗争、普遍/特殊——比如“水果是普遍,苹果香蕉是特殊”,用生活例子一搭就懂)、认识论的“实践→认识→再实践”循环、历史唯物主义的“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”“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”。复习时别死记,一定要搭框架——比如以“辩证唯物主义+历史唯物主义”为主线,把各章串成网,再结合真题练“用原理分析问题”,比如去年考“疫情中的矛盾转化”,直接套对立统一规律就行。
- 毛中特:千万别脱离时事!比如毛泽东思想的“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”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“四个全面”“五位一体”,一定要结合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、党的会议(比如二十大)来记。我去年是把“毛泽东思想”和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”列了张对比表,找它们的“继承和发展”关系,比如“实事求是”是贯穿始终的灵魂,这样记起来特别牢。
- 史纲:用“时间线”活命!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,我画了张思维导图,把“鸦片战争→太平天国→洋务运动→辛亥革命→五四运动→建党→抗战→解放”串起来,每段历史记“原因、结果、影响”——比如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“资产阶级软弱性”,直接关联到“为什么要走社会主义道路”。还有重要人物别漏,比如孙中山的《临时约法》、毛泽东的《论持久战》,这些都是“题眼”。
- 思修:最接地气的一科!比如“理想信念”,我当初是结合自己想考师范的想法反过来理解——不是空口号,是真的能帮你扛过“凌晨5点背单词”的苦;“爱国主义”不是喊口号,是“尊重历史、做好自己的事”。还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别光背24字,要想“平时怎么践行”,比如“诚信”是考试不作弊、“友善”是帮同学讲题,这样记起来特别牢。
- 形势与政策+当代:别等最后再背!我去年从9月开始,每天花10分钟看“学习强国”的“国际要闻”和“国内大事”,把重点事件(比如G20峰会、中国空间站建成)记在小本本上。当代部分一定要吃透“人类命运共同体”——不管出什么题,比如“中美贸易战”“俄乌冲突”,都能往“全球治理”上靠,绝对管用。
二、英语:别光背单词,要“用起来”
英语我当初是从“词汇+语法+阅读”三路突围的,说点实在的:
- 词汇:别光啃单词书!我用“词根词缀法”背——比如“dis-”表否定,“appear”是出现,“disappear”就是消失;“re-”表重复,“return”是返回,“rebuild”是重建。还有真题里的“熟词僻义”,比如“address”除了“地址”还有“处理”(比如“address the problem”),我是在阅读里碰到的,查了字典记在旁边,后来再遇到就不会错了。每天背50个,晚上睡前复习10分钟,别贪多,要“滚车轮”。
- 语法:长难句是坎!我跟着屠皓民老师学“拆句子”——把长句拆成“主干+修饰”,比如“The man who is standing there is my teacher”,主干是“The man is my teacher”,修饰是“who is standing there”,这样一拆就懂了。非谓语动词我是做了50道题才练熟的,别光看语法书,要自己动手写句子,比如“Seeing the dog, I ran away”(现在分词表主动),写多了就会了。
- 阅读:得阅读者得天下!我每天做2篇真题阅读,先读题干找“关键词”(比如“why”“what”“how”),再回原文定位——细节题找“because”“so”,主旨题看首尾段,推理题找“but”“however”(转折后是重点)。还有《纽约时报》的科技、教育类文章,我每周读2篇,培养语感,别逐句翻译,要“跳读”——比如广告、举例可以跳过,重点看观点句。
- 写作:别光背模板!我背了徐涛老师“小黄书”里的好句(比如“As the saying goes, practice makes perfect”),然后自己写了10篇大作文——先列大纲:现象→原因→建议,比如写“大学生兼职”,先写“兼职很普遍”,再分析“想赚零花钱、积累经验”,最后提“合理安排时间”。小作文要注意格式,比如书信的“Dear Sir/Madam”“Yours sincerely”,别写错!写完找老师改,我当初被指出“逻辑混乱”,后来每篇都先列提纲,结构就清晰了。
三、数学(以数一为例):别光看例题,要“动手算”
数学我当初差点崩溃,后来是“理解概念+练题+总结”救了我:
- 高数:概念别光背!比如极限的“ε-δ”定义,杨超老师用“短跑比赛”打比方——你要多接近终点(极限值),我就能跑多近(找到δ),一下子就懂了。积分计算我是做了100道题才练熟的,别光看例题,要自己动手算,比如“∫x²dx”“∫sinx dx”,算多了就不会错了。还有多元函数微分学,要结合“偏导数”“全微分”的几何意义(比如曲面的切平面),这样记起来特别牢。
- 线性代数:串成体系才不会乱!我用“矩阵”当核心,把行列式、向量、线性方程组串起来——行列式是矩阵的运算,向量组的秩是矩阵秩的延伸,线性方程组的解是矩阵秩的应用。比如“线性方程组有解的条件”是“系数矩阵的秩等于增广矩阵的秩”,用矩阵一推就懂了。还有特征值和特征向量,要记住“相似对角化”的条件(有n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),这些都是必考的。
- 概率论:用例子理解概念!比如古典概型用“掷骰子”(掷两个骰子,和为7的概率是6/36=1/6),正态分布用“考试分数”(99.7%的人分数在均值±3σ之间),这样记起来特别牢。还有数字特征,比如期望是“平均水平”,方差是“离散程度”,用“投篮命中率”打比方——期望是平均投中多少个,方差是每次投中个数的波动,一下子就懂了。
最后:找对帮手,比自己瞎琢磨强
其实我身边好几个同学都是“自己复习+机构辅助”上岸的——哈尔滨研途是本地老牌子,他们的老师特别“对黑龙江考生的胃口”:
- 政治有徐涛的“小黄书”抓大题命题方向,曲艺的“主观题模板”直接套,不用自己瞎编;
- 数学有杨超的“答题技巧课”(比如“泰勒公式秒解极限”),苏南老师27年经验,摸得清黑龙江数学的命题规律(比如去年考了“二重积分的对称性”,老师提前强调过);
- 英语有屠皓民的“阅读理解区域解题法”(比如“细节题找定位句,主旨题找首尾段”),陈勇红的语法课全是干货,比如“非谓语动词的三种形式”讲得特别透;
- 还有张雪峰老师的“院校专业规划”——我同学想考黑大的教育学,张老师直接告诉他“公共课要考到150+,专业课要注意‘教育心理学’的重点”,避免了“努力错方向”。
他们的服务也很实在:周末班适合在校生(利用碎片时间),寒假集训营适合集中攻坚,7v1管家式服务适合自律差的同学(每天盯着你学习)。复试还有“全科集训营”“调剂指导”——我一个同学去年初试擦线,靠研途的调剂指导进了哈师大,真的管用!
对了,他们在南岗、学院路、黑科大还有校区,线下学习更有氛围,还有1元体验课(比如“公共课试听课”“择校规划”),先体验再报名,降低试错成本。
其实考研说白了就是“抓重点+找对人”——重点是“该学什么”,对的人是“帮你把重点变成分数”。哈尔滨研途的老师都是“考过研、懂考研”的,比自己瞎琢磨强多了。
最后想说:复习再苦,也要坚持——你在图书馆熬的夜、做的题,都会变成考场上的分数。加油,哈尔滨的考研人!